查看原文
其他

Materials:致力更好促进材料科学及多学科发展 | MDPI 期刊推介

MDPI MDPI化学材料 2022-07-02

点击左上角"MDPI化学材料"关注我们,为您推送更多最新资讯。

据2021年6月科睿唯安发布的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的最新数据:Materials 最新影响因子3.623,较2020年增长18.5%,5年影响因子达3.920。自创刊以来,Materials 期刊影响因子稳步提升,2021年再创新高,并跻身相关学科Q1分区。

Materials 期刊 JCR 分区情况:
冶金与冶金工程Q1区 (Metallurgy &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材料科学多学科Q2区 (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
物理化学Q2区 (Chemistry, Physical);
应用物理Q2区 (Physics, Applied);
凝聚态物理Q2区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2020 Impact Factor

3.623

2020 CiteScore

4.2

MPT

36

APT

39

MPT: Median Publication Time (文章发表周期中值);APT: Average Publication Time (文章发表周期平均值)


小编将从以下方面介绍并解读Materials 期刊


期刊涵盖领域介绍

Materials 创刊于2008年,是一个材料多学科开源出版期刊,主要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综述性报道和简报通讯。我们鼓励研究者们尽可能将其实验及理论研究成果表述得详尽和具体。对于实验论文,作者需要提供实验具体过程,以便实验数据及结果可以被重复。实验过程中有关计算、实验程序等全部细节的电子文件或软件,可以作为“补充材料”与出版物一起发表。


Materials 期刊下设24个专题,各个专题由相应领域科学家担任执行主编,并有来自领域内的资深学者担任编委,负责把控所发表文章的质量以及专题的整体发展方向。


期刊编委团队及评审流程


Materials 期刊编委团队是期刊质量的把关者

Materials 的编委团队由1 位主编、3 位副主编、25位专题主编以及14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材料领域专家、教授团队组成。


投稿至Materials 期刊的文章首先经由内部编辑对文章结构,重复率等方面进行初筛,随后会派送给相应领域的外编进行初审,由外编判断投稿可否进行同行评审或需要进一步修改。

文章经过同行评审后,外编会结合审稿人的意见以及作者修改情况,判断文章能否被录用,给出最终决定。

所有评审环节,编辑部会确保作者、审稿人、外编三方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主编介绍

Prof. Dr. Maryam Tabrizian

麦吉尔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牙科学院


Maryam Tabrizian教授是2006-2011年FRSQ chercheure-Nationale获奖者,2017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2010年成为Guggenheim生物医学研究员,2011年成为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FBSE)研究员,以表彰她在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贡献。她在2001年成立Centre for Biorecognition and Biosensors (CBB),并担任此研究中心主任达10年之久。她在设计“功能性和生物活性生物界面”以及“先进生物材料应用于纳米医学,再生医学以及芯片实验装置”等方面的工作享誉国际。



中国编委介绍 (部分,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陈光明 教授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聚合物复合热电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柔性热电器件和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等项目10余项。担任中国化学会高级会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和Nano-Micro Letters、Materials 等期刊编委。


李晓雁 副教授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导,曾入选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超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智能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国内外10余个期刊的编委或青年编委。一直致力于新型结构材料的力学研究。至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MPS、Nature Nanote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英文书章3篇。授权/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3项,自主软件著作权4项,其中两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论文SCI他引超过4000余次。曾获得Eshelby力学青年学者奖、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Elsevier EML青年学者奖和光华教育基金会资助的RISUD访问学者奖等国内外科技奖励。


蔺永诚 教授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教授/博导,主要从事高品质航空金属零件的智能热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先后负责完成3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200余篇科技论文,论文他引1.2万余次,出版专著2部。团队致力于解决高性能金属零件的锻造、旋压、轧制等热加工过程中的形性协同控制及后续热处理难题,为金属零件或构件的高品质制造提供重要的支撑。


刘晓明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长期从事冶金等行业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研究工作,低品位/复杂二次铁矿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主持企业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已授权1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等职。


刘曰利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和武汉市千企万人计划。在众多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4部,包括英文著作 1部,申请发明专利39项 (包括俄罗斯发明专利3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其中27项已获得授权 (包括俄罗斯发明专利3项)。


潘春旭 教授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二级),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被引7232次。


宋延林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迄今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文章总被引数20000余次;主持和参加编写中英文专著12部;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授权发明专利26项。


孙志梅 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任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12)、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5)、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2016);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


汪卫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TWAS) 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99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3-2012年国家基金委非晶材料和物理研究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吴浩斌 教授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化学学士 (2010),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学博士 (2015),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 (2015-2017)。专注微纳米结构及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催化等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20篇,总引用超过27000次,H-index为78。获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7-2020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谢续明 教授

清华大学

现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副理事长、高分子材料专委会主任。发表论文 230余篇,其中被 SCI 收录220余篇,论文被引用了5千余次 (Web of Science)。合译著1部,参编专著4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PCT专利3项。迄今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共13项 (负责11项)。


薛冬峰 教授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多尺度晶体材料研究中心主任

1993年于河南大学获应用化学工学学士学位。1998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分别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自2003年8月起在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山东大学从事新材料研发工作,2020年12月应聘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获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受聘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18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0年入选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曾获2018年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IUPAC&NMS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新材料及制备杰出奖、2018-2020年度全国无机化工科技奖——技术创新奖、2020年度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科创中国”榜单先导技术(先进材料领域)。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晶体专委会主任、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CrystEngComm副主编等。


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编委详情。


文章推荐

01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Current and Prospective Medical Applications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医学应用的现状及展望

Joanna Dulińska-Litewka et al.

https://doi.org/10.3390/ma12040617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SPION)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很好的反映了纳米技术在医学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由于其超顺磁性,SPION已应用于磁共振成像 (MRI) 和磁热疗中。与块铁不同,SPION 在没有外部磁场的情况下没有剩磁,因此,可对其行为进行精确的远程控制。这使得SPION也可作为先进药物输送系统的组成部分。由于SPIONs易于合成、生物相容性好、功能多样,并有可能与各种化学试剂进行进一步的表面修饰,可支持在众多医学领域的应用。但SPIONs也有一些缺点。该论文的主要目标是介绍 SPION的基本特性,讨论SPION当前在医学中的作用及应用,讨论新的,改进的 SPION系统的未来发展。

识别二维码

阅读英文原文


02

Advanced Electrodes for High Power Li-ion Batteries

用于大功率锂离子电池的先进电极材料

John B. Goodenough et al.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https://doi.org/10.3390/ma6031028

过去几年,虽然研究人员在尝试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方面收效甚微,但在功率密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到大功率电子产品和智能电网电能供应间歇性问题的调控,为相关领域应用开辟了道路。研究人员通过减小电极活性粒子的尺寸到几十纳米,且通过表面改性和合成新的多复合粒子来实现这一突破。该综述的目的是回顾已成功获得具有改进的高倍率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不同方法,并讨论这些结果可能带来的新的变化。

识别二维码

阅读英文原文


03

Fabrication of Scaffolds for Bone-Tissue Regeneration

骨组织再生支架的制备

Vaclav Babuska et al.

https://doi.org/10.3390/ma12040568

本综述总结了目前可用的骨组织再生支架材料和制造技术,主要目的是通过支架恢复和改善骨组织的功能,为组织再生和修复提供合适的环境。口腔再生疗法中使用的策略和材料对应于骨组织工程中常用的技术。研究人员正专致力于开发和改进新材料,以尽可能真实地模仿本地生物环境。最有希望的是可以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制造的细胞和基质 (支架) 的组合。

识别二维码

阅读英文原文


04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s on 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WAAM)

线材与电弧增材制造 (WAAM) 的现状与展望

Tiago A. Rodrigues et al.

https://doi.org/10.3390/ma12071121

近年来,增材制造彻底改变了制造范式,可创建复杂形状的3D零件,突破传统制造工艺的束缚。在不同的增材制造技术中,线材和电弧增材制造 (WAAM) 适合生产大型金属部件。该综述重点介绍控制成品零件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缺陷产生的工艺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残余应力和后处理热处理的影响,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阻碍这项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部件的认证和无损检测,本文对此也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总体前景。

识别二维码

阅读英文原文


作者感言

我很高兴与 MDPI 合作。专业且详细的审稿意见使你能够改进手稿并开发新论文。编辑的快速回复能激励你集中精力工作。MDPI 的高质量工作为我提供了新的想法并有助于提升研究。

——波兰Marzena Kurpińska博士,The Application of Granulated Expanded Glass Aggregate with Cement Grout a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for Sub-Grade and Frost-Protection Sub-Base Layer in Road Construction 文章通讯作者



识别二维码,
点击“E-Mail Alert”,
订阅Materials 期刊最新资讯。


Materials 学者交流群
识别左侧二维码,备注“机构+姓名+研究方向”添加小编微信,邀您进入期刊学者交流群。


往期回顾

Materials:用于固态电池的先进固态电解质 | MDPI 特刊征稿

清华大学徐志平教授团队——二维晶体的应变表征 | MDPI Materials

华南理工大学陈广学教授团队—基于纤维素/SiO2的超疏水纸的构建及特性评价 | MDPI Materials


MDPI分学科公众号推荐

MDPI工程科学

MDPI 工程科学类学科平台,分享前沿科学进展。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MDPI中国办公室编辑负责撰写,一切内容请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

chemmater@mdpi.com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期刊官网。

喜欢今天的内容?不如来个“三连击”☞【分享,点赞,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